关注 | 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175家企业参展 涵盖多个养老服务产业发达省区

发布时间:2025-09-03 浏览数:346


图片

  9月2日,记者从“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175家企业确定来宁参展,其中特装展位58家,标准展位117家,展位面积达18000平方米(总面积20000平方米),展商涵盖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江苏、福建、山东等养老服务产业发达地区,展商质量与代表性持续提升。

图片

  据介绍,为确保招展工作高效推进,本届博览会广泛动员全区民政、商务、贸促系统参与招商,建立高效对接机制,积极吸引各市、县(区)优质企业参展。同时,通过对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邀请,多方协同推进招展工作。

  在服务保障与安全防控方面,本届博览会制定了完善的接待、安保、交通、医疗等专项预案,全力为参展参会各方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强化风险防控,针对场地布置、用电与设备运行、消防及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细化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展览全程安全有序。科学设置人员进出通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全方位加强联合巡查力度,届时将对主会场、各活动场地、代表团及客商驻地实施全面安保布控,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确保展览全程安全、有序进行。

图片

还有以下资讯



图片







宁夏多举措激励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9月2日,记者从“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为切实减轻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区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减免场地租金等支持,前3年可免收场地租金,后期以实际运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为上限,综合投资规模、市场收益及服务对象等合理确定租金标准。

  据介绍,我区建立的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机制明确,对用房自建并投入使用的,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8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对用房自建并投入使用的护理型床位,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按现行相关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水电气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等政策,水电气热暂不具备单独计量条件的,可采取定量、定比等方式计费。引导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或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破解融资难题。

  为给行政审批和准入门槛持续“松绑减负”,我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实行备案管理,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运营,事后备案,实现“先照后证”,激发市场活力。鼓励由政府投资新建的养老设施优先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降低社会资本的创业风险。建立预收费管理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动将养老机构监管纳入自治区“综合监管一件事”,明确对象、内容、频次、方式、程序、分工等综合监管内容,监管标准方便实操实用。








让养老更有“医”靠
推动医养深度融合

  9月2日,记者从“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在老年人健康管理、医疗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9.85%,高于“十四五”规划目标值14.85个百分点。

图片

  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其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我区依托全区244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目前,宁夏已建成38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超1.3万张,引导支持资源富余地区的部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立康复、护理中心,增加康复护理床位,开展慢病管理、中医康复理疗等特色服务,为失能及多病共存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为提升服务便捷性与覆盖面,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诊疗、急诊急救等服务,并免收门诊挂号费;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64个,医疗卫生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322对,发展互联网医院163家。同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或融合建设,支持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卫生机构。银川市金凤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大武口区医养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








宁夏多路径加强

养老护理员培训与职业发展


  9月2日,记者从“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区通过强化院校专业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急需紧缺人才等多项举措,持续壮大养老服务领域人才队伍,近三年来累计培养养老服务类专业毕业生1989人。

图片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我区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育力度,鼓励技工院校完善专业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支持宁夏起航技工学校等6家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口腔义齿等养老服务类专业,目前在校生1619人;鼓励支持养老服务产业类企业和职业(技工)院校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个给予10万元至700万元资助;鼓励支持养老服务产业高技能人才参评“自治区技术能手”和“塞上技能大师”,入选者每人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奖励。目前已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建设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遴选口腔义齿工为全区技工院校特色专业,分别给予10万元、100万元资助;将养老护理员纳入《宁夏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上浮20%,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561人次;精准对接养老产业发展和培训需求,面向符合条件的六类人员和企业职工,依托职业(技工)院校、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结合当地企业、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和“直补个人”等方式开展培训,取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每人按规定给予1000元至6000元政府补贴;支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大养老产业类人员培训力度,2025年共征集25个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类补贴性技能培训1872人次。

  下一步,我区将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技能人才的扶持培养,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施,支持高校毕业年度学生直接参加养老服务行业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评价,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养老产业“宁夏工匠”技能品牌,为宁夏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智慧养老、康养旅居吸睛
宁夏老博会成行业创新风向标

  9月2日,记者从“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我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培育康养旅居新业态、发布特色线路产品、对接区外市场等多重举措,满足不同群体的康养需求。

  发布会上推出“清凉永固・养气之原”避暑线、贺兰山下・微醺慢养生活线、黄河文化・有机颐养食养线、大漠星河・自然生态体验线、工业印记・怀旧生态康养线五条特色康养旅居线路,形成“全域康养”产品矩阵。

  在主动对接区外康养旅游市场方面,今年5月,宁夏与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京宁康养文旅产业协作机制。面向北京客群,精准推出10天9晚或7天6晚的康养旅居产品线路3条,已吸引首批中老年游客来宁康养。我区积极培育康养旅居新业态,大力发展生态康养型旅游业态,在沙坡头等地大力发展沙漠疗养,利用沙漠干热气候和沙疗技术,针对风湿、关节疾病等开发特色项目。建设温泉疗愈中心,支持银川周边温泉度假村结合中医推拿、药浴等形成综合疗养服务。同时,发展黄河农耕康养,在吴忠市、中宁县等地推出田园采摘、农事体验与养生膳食相结合的康养产品;依托各类养老公寓、养老社区、康养中心,鼓励石嘴山、固原等地依托避暑气候,吸引南方老年人发展候鸟式旅居。

  自治区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夏将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宁夏枸杞资源、贺兰山岩画、沙漠风光等特色元素,联动旅居养老服务供应商、渠道商等市场主体,精选符合旅居老年人实际需求和消费意愿的点位,有机结合旅游、养老、非遗等元素,共同研发、推广面向区外市场的宁夏康养旅居产品,打造沉浸式、研学式、疗养式等特色基地和精品线路,为旅居老年人提供订制化避暑、观光游览、康体养生等旅居养老服务。该厅还将联合自治区民政厅,积极引入企业投资建设旅居康养基地;共同引导、帮助基础条件好的旅游场所,参与旅居养老服务基地建设,实施适老化改造,增加宜老化设施和设备配置,完善旅居养老配套设施运营,打造具有宁夏特点、符合旅居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产品。

图片来源:宁广视角

(转自)华兴时报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