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2017第六届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5月23日,居民在南华社区食堂用餐。
本报记者 李毓琛 文/图
“今天中午都有什么好吃的?”5月23日11时30分,甘金生老人走进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南华社区食堂,看到香菇油菜、辣子鸡、土豆烧牛肉……顿时有了食欲。
3月初,征求居民对社区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后,南华社区食堂重装开业,改善了就餐环境,丰富了饭菜品种,食材新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价格实惠。同时,所有炒菜和面食都可以自行搭配,每逢节日,食堂还会推出月饼、粽子等节庆美食。
2015年以来,银川市民政局将社区食堂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累计投入4360万元,建设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214家(其中城市社区食堂99家,农村115家),每年服务群众46万人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设施和“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味道好,种类多,价格便宜,对老年人来说,不出小区就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菜,暖胃暖心。”南华社区南花园居民朱慧琴今年71岁,患有偏瘫,社区食堂重装开业后,她隔三差五就来吃饭,5月23日中午陪她就餐的是其儿子。“母亲年纪大了,我们做子女的最担心的就是她的一日三餐,有时候工作忙顾不上回来给她做饭,现在家门口有了社区食堂,吃饭有了着落,我们心里也踏实了。”朱慧琴的儿子说。
“现在到社区食堂用餐的居民越来越多,每天能有大约500人来用餐。我们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把关,还会经常征求居民的意见,让大家在社区食堂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社区食堂负责人卜贤军说。社区食堂在解决辖区老年居民出行难、买菜难、做饭难、子女家务负担的同时,也改变了老人的生活方式,拓宽了他们的社交圈。“每天大家聚在一起吃饭不孤独,心情好胃口自然也好。”甘金生说。
银川市在西北五省区率先制定出台《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制定《银川市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加强标准化管理,为社区食堂考核评测提供依据。
(下转02版) (紧接01版)成功申报全区居家和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投入100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累计录入老年基础数据26万条,配套社区食堂智能终端,为社区食堂配备扫脸、刷卡支付设备,实现网上点餐配餐功能。2022年以来,银川市投入660万元,为全市48家社区食堂进行明厨亮灶提升改造。
“杨阿姨,您的午饭来了,趁热吃吧!”近日,七子连湖社区熙岸小区杨秀华阿姨摔伤后,没有家人照顾,七子连湖社区食堂工作人员每天根据她的口味,为其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确保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使其身体得到更好恢复。
据介绍,银川市引入第三方开展连锁化运营,打造七子连湖社区、满城北街、长城机床厂社区食堂,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优质服务,助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探索“服务外包”“中央厨房配餐”“公建民营”等多元化老饭桌运行管理模式,盘活养老助餐服务。通过建立“社区食堂+多元助力”可持续发展模式,着力解决老年人做饭难题,让老年人就近吃上“暖心饭”“幸福餐”,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